數位典藏百年論文 興大赴日尋人
中國時報 2009-06-30 【盧金足/台中報導】
為呈現台灣在日本統治時期的社會經濟環境,中興大學啟動數位典藏計畫,為了讓校方保存的一○二冊日治時代論文經數位化得到新生,校方展開跨越九十年超級尋人任務,希望取得當年的作者或是後代的授權;最後,校方取得廿一位當年畢業生的後代授權。
其中,唯一仍然在世的八十多歲日本籍學生平川勝,特別寫了一封親筆信,感謝母校的用心,也表達對台灣的無限懷念。
興大前身為日治時代的「農林專門學校」,保存近百年來存留下來的書籍、論文手稿。去年獲國科會數位典藏計畫補助,興大發函給各縣市戶政單位尋求協助,希望能比對出老校友的舊戶籍地,展開足跡遍及台灣、日本的尋人任務。
校長蕭介夫說,尋人信件寄出去後,正好遇到戶政單位完成數位化資料庫建置,順利取得幾筆資料。但因歷史悠久,許多畢業論文的著作人都已逝世或遷址,信件紛遭退回。當年的日籍老校友返回日本後,要找到本人或後代更是困難重重。偶然間得知日治時代的日本校友在橫濱組成「榕畔會」,定期在當地一家中華料理餐廳聚會,在餐廳老闆協助下,校方聯絡到總幹事市村一郎。
去年市村一郎返台參加國小母校校慶,校方託付他攜回一百分日文翻譯的授權書及作者名單,他全力協助興大取得其中的十九分「卒業報文」(即畢業論文)的授權。
蕭介夫說,令人欣喜的是,這當中包括一位仍然在世的作者平川勝親筆授權書,他六十多年前以「台灣的黃麻產業」撰寫論文。平川勝特別附上親筆信及學生時代照片,感謝中興大學長年來保存這些珍貴史料的用心。
日治時代有許多日本人以台灣農業資源為研究根基,日本撤退後,留下大批資料,涵蓋林政學、自然科學、哲學、文學及語言學等約三萬到四萬冊的文獻。
興大圖書館清查學術圖書、期刊、教科書及當時手抄本的「卒業報文」,總計有六七三件,不乏百年珍貴典藏,像是其中的手繪台灣黃麻產業分布圖,見證黃麻曾是台灣重要經濟作物,還有昭和年間將台灣茶葉輸出的貨輪「總洋丸」號珍貴照片。
可惜的是,從日本特別來台的市村一郎,已經八十多歲,昨天從飯店趕到興大時,意外跌倒受傷送醫,無法參與校方舉辦的授權感恩大會,成為憾事。